requestId:689415495249a5.13175839.
二、保證辦法(一)重要淨化物減排
我省出臺《關于進一個步驟加強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的意見》、《關于進一個步驟加強農業源淨化減排任務的意見》和《關于切實做好老舊機動車裁減報廢任務的告訴》,加速推動污水處理設施由城市向農村地區延長,凸起農業、機動車等新的減排領域。全省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別較上年同比削減3.94%、2.56%、5.86%和3.66%,均超舞蹈場地額完成年度減排目標任務。
全年累家教計裁減落后電石產能1.5萬噸、鉛冶煉3萬噸、水泥1812萬噸、造紙12.8萬噸、酒精9.5萬噸、制革70萬標張、印染2.67億米、化纖6.8萬噸、紡織6165萬米、鉛蓄電池546萬千伏安時。全省新增污水管網2500公里,新增污水日處理才能80萬噸,提標改革才能29萬噸/日,尾水再生應用才能19.5萬噸/日,污水日處理總才能已衝破1300萬噸,全年實際處理污水量達到35億立方米以上。完成規模畜禽養殖糞污綜合管理及循環應用項目567個、生態發酵床項目14個、規模畜禽養殖場沼氣工程項目264個。電力行業建成脫硝機組31臺,全省脫硝機組裝機容量達3交流000萬千瓦,占到總裝機容量的52%。14個燒結脫硫項目和8個干法水泥窯脫硝改革項目順利實施。繼續落實火電企業脫硫電價補貼,開展脫硝電價補貼試點,全年僅脫硝就向電力企業兌現補貼7億多元。
嚴格建設項目環評審批軌制,全省共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31006個,總投資27838.7億元;共勸退否決247個不合適環保請求的項目,觸及投資超過100億元。出臺《關于切實加強建設項目環境保護公眾參與的意見》、《關于加強建設項目環境監理機構與從業人員治理的告訴》等,從源頭有用防范環境淨化。
(二)流域區域淨化防治
深刻推進太湖、長江、淮河等重點流域水淨化防治,南水北調沿線水質基礎達到國家通水請求,順利通過國家淮河、長江流家教域水淨化防治規劃年度實施情況考察。
狠抓太湖水淨化防控,強化監測預警、應急執法、調水撈藻和治污工程建設,劃定太湖流域一、二、三級保護區范圍,并由省當局公布實施。推進太湖一級保護區環境綜合整治和重點斷面水質達標整治任務,太湖流域65個重點斷面樹立“斷面長制”,由各縣(市、區)黨委當局負責同道擔任斷面長。國家《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管理總體計劃》中662個項目,已完成568個,完成率達85.8%;省實施計劃請求到2020年完成的1602個項目,已完成1388項,完成率達86.6%。流域水質和藻情總體向好,連續第五年實現國家確定的“兩個確保”治太目標。
省當局召開全省淮河道域暨南水北調水淨化防治任務會議,省當局與沿淮八市當局簽訂“十二五”治污目標責任書,周全安排淮河、南水北調、通榆河治污任務。在淮河道域23個考察斷面樹立“斷面長制”,由處所當局負責同道擔任斷面長,進一個步驟落實治污責任。列進規劃的208項工程,已完成57項、調試6項、在建82項、後期29項。省當局召開南水北調治污任務現場會,加速推進復新河沙莊橋等重點斷面整治;周全清算關閉南水北調輸水干線排污口,對沿線把持斷面開展監督性監測并通報處所當局,基礎建成南水北調斷面水環境監控系統。省人年夜出臺《江蘇省通榆河水淨化防治條例》,初次對通榆河水淨化防治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考察評估,繼續實施通榆河水環境質量區域補償任務,落實處所當局水質交代責任。
國家長江規劃37項骨干工程中,已完成19項、調試5項、在建6項,超過規劃序時進度。省環保廳會同江蘇海事局等8個部門,聯合開展了沿江危險化學品生產儲運環境隱患專項整治行動,共排查危化品生產企業826家、危化品運輸碼頭117個、運輸船只2174艘次,整治企業排污口舞蹈場地237個,改革應急池92個,關停搬遷高危企業49家。
實施國家城市飲用水環境保護規劃,組織開展城闤闠中式飲用水源地水質狀況評估和鄉鎮、農村水源地環境基礎信息調查,啟動第二批鄉鎮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劃分任務。認真實施國家地下水淨化防治規劃,制訂全省地下水環境狀況調查評估計劃,省級地下水試點調查任務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制訂藍天工程年度目標任務,分化下達六年夜類800個年夜氣淨化防治項目,實際完成1069項;深刻開展工業廢氣管理,按國家請求實施火電、鋼鐵等行業排放標準,開展全省鍋爐年夜氣淨化防治現狀調查和煙塵管理計劃編制;開展全省化工園區有機廢氣排放調查,啟動管理檔案和重點監管企業名錄編制,制訂揮發性有機物淨化防治指導意見,選擇南京化學工業園、常州新北工業園等5個園區進行整治試點。
共建成機動車環保檢驗機構134家、簡易穩態工況檢測線300條,2012年共核發環保檢驗及格標志500余萬張。2012年起,各市對新登記注冊和轉進的輕型汽油車執行國Ⅳ標準,2012年末實現沿江8市周全應用國Ⅳ標準車用汽油,全省供應國Ⅲ標準車用柴油。對2260個加油站、40座儲油庫、854輛油罐車實施油氣收受接管管理改革,分別占全省總數的55%、58%、80%。周全開展揚塵淨化防治任務,環保與住建部門屢次聯合開展建筑揚塵把持專項檢查。
完成重金屬淨化源管理項目99項,教學此中完成國家規劃項目7項,國家規劃項目累計完成率達到70%。制訂《江蘇省重金裴奕瞬間瞪大了眼睛,月對不由自主的說道:“你哪來的這麼多錢?”半晌,他忽然想起了公公婆婆對他獨生女妻子的愛,皺屬淨化綜合防治“十二五”規劃實施考察辦法》,組織開展全省重金屬淨化防治專項督查,以及鉛蓄電池和再生鉛企業的環保核對任務,對50多家涉鉛企業申報資料瑜伽教室進行嚴格審查。會同省經信委聯合下發《太湖流域電鍍企業環保整治計劃》,開展太湖流域電鍍行業專項整治。
(三)城鄉生態環境保護
國家級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總投資達到7.5億元,示范片區總面積5000多平方公里,受害生齒300多萬人,共觸及20個縣(市、區)的93個建制鎮、1134個行政村。共建成農村疏散式污水處理設施266套,鋪設污水搜集管網1500多公里,建成渣滓轉運站41座,非規模化畜禽養殖淨化處置中間3座。編制完玉成省國家級“十二五”后三年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實施計劃,預計總投資50多個億,覆蓋全省58個涉農縣(市、區),受害生齒1200多萬人。太湖一、二級保護小樹屋區范圍內周全啟動省級農村環境連片整治,8個縣(市、區)、38個建制鎮(街道)編制了連片整治實施計劃(2012-2015年),預計投進資金18億元,計劃到2015年末實現太湖流域農村環境連片整治全覆蓋。
加強生態空間管控,嚴守“生態紅線”。完成《江蘇省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2011—2030年)》和《江蘇省“十二五”生物物種資源保護與應用規劃》編制。積極創重生態保護融資渠道,實施總投資4.87億元的亞行交流貸款鹽城濕地保護項目。鹽城保護區調整獲國務院批復。
2012年,句容市成為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全省總數達到21個共享空間,占全國總數的1/4,居全國首位。南京等16個原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通過國家現場考察,丹陽市通過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創建技術評估和現場考察,如皋、啟東市通過國家技術評估,宿遷市正在依照創模規劃推進創建任務,靖江市創模規劃順利通過國家評審。
省當局召開生態創建推進會,推動蘇中蘇北地區生態創建任務。姜堰市通過省級共享空間生態市考察驗收,淮安市清浦區、金湖縣通過省級生態縣(區)考察驗收。新增16個地區達到國家生態市縣標準,新增100個國家級生態鄉鎮、148個省級生態鄉鎮、236個省級以上生態村,新增7個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規劃通過論證,常州、蘇州生態文明規劃實現全覆蓋。
南京私密空間經濟技術開發區通過環保部、商務部和科技部組織的考察驗收,被定名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江陰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常州鐘樓經濟開發區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通過環保部組織的技術考察;徐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等3家園區被同意創建國家生態工業小樹屋示范園區,7家規劃通過論證。全省共有28家園區被定名為省級生態工業園區,還有58家正在創建。
(四)政策科技改造創新
《江蘇省通榆河水淨化防治條例》2012年4月1日起實施。向省人年夜常委會提出《江蘇省機動車排氣淨化防治條例》(修訂)、《江蘇省年夜氣淨化防治條例》等6部立法規劃建議項目。組織開展《江蘇省年夜氣顆粒物淨化防治治理辦法》、《江蘇省南水北調東線工程沿線區域水淨化防治治理辦法》等立法任務。
制訂《江蘇省環保信譽體系建設試點實施計劃》,會同省信譽辦出臺了《江蘇省企業環保信譽評價及信譽治理暫行辦法》,研發了江蘇省企業環保信譽治理系統。向省信譽辦和省公共信譽信息中間推送10年夜類共3197條綜合信息,信息準確率和完全率均達100%。在常州、南通及江陰市開展環保信譽體系建設試點,制訂社會類機動車尾氣檢驗機構的環保信譽評級標準及治理辦法。
2300瑜伽教室多家環境風險較年夜的企業和3800多艘船舶投保環境淨化責任險,承保金額分別達21億元和190多億元。21351家企業參加環境舞蹈教室行為評價,同比增長5.4%,評價結果向社會發布并通報銀行征信系統和有關部門。開展環境淨化損害鑒定評估試點任務。
國家嚴重科技水1對1教學專項江蘇項目順利實施。對 78項示范工程進行第三方評估,對15個課題進行監督評估,7個課題通過國家驗收。下達1600萬元經費資助89項省級環保科研項目。2項結果獲國家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項獲三等獎,30項結果獲江蘇環境保護科學技術獎。開展《江蘇省鍋爐年夜氣淨化物排放標準》和《江蘇省概況涂裝(汽車制造業)揮發有機物排放標準》等2項處所淨化物排放標準的技術研討任務。嚴格資質證書審批、操縱人員培訓考察和日常監督,共有268家單位獲得環境淨化管理設施運營資質證書。
把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作為公共財政收入的重點,省級財政用于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直接投進達75億元,初次設定專項資金支撐省管電廠脫硝工程、城市燃煤鍋爐煙塵管理工程以及重金屬淨化重點防控區淨化防治工程。落實環境監管才能建設資金2.4億元,建設省環境空氣自動監測站網(PM2.5)、南水北調東線水質自動監測站、重金屬監測等才能建設項目。
(五)環境監測與信息
順利完成貫徹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一階段才能建設目標,72個國控點周全構成新六項指標監測才能,建成省級質控中間和多參數站,實時發布72個國控站點PM2.5等監測信息。省環保廳與省氣象局簽訂一起配合協議,樹立年夜氣淨化預報預警聯合會商軌制舞蹈場地。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間在江蘇省環境監測中間設立“太湖遙感應用基地”。啟動全省生態環境十年變化遙感調查與評估項目,順利完成第一階段任務。篩選確定了全省基礎現代化環保指標中環境質量指標監測考察斷面(點位),制訂基礎現代化環境質量指標考察辦法和監測實施計劃。
“國家環境保護地表水環境有機淨化物監測剖析重點實驗室舞蹈教室”獲得環保部正式授牌。蘇州、南通和鎮江市分別開展空氣復合淨化監測、環境激素和有機物重點實驗室建設。
摸索企業自測自報試點和環境監測社會化監督工作,開展了全省社會化環境監(檢)測機構摸底調查,對40家社會化監(檢)測機構進行了現場核對,組織12家擬試點機構的技術人員進行了理論考試。社會環境檢測機構監督工作被環保部列為試點省份。總量減排監測體系建設與運行治理考察位列全國第一。
成立省級生態環境監控中間,開展全省生態環境監控系統工程建設,初步建玉成省生態環境監控平臺,集玉成省國控重點淨化源、水質自動站、空氣自動站、輻射監控點、尾氣檢測站、應急風險源、水質例行監測、開發區和環境效能分區等相關監測和業務信息,完成交換數據量8487萬條。開展生態環境在線值守和平安監控任務,對異常狀態進行通報和預警,編制生態環境監控日報、月報和通報達306份。
深化江蘇環保網站信息公開,推動環保行政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網上辦件總數為1287件,數據交換量總計4677件,被評為“2012年度環境信息化應用優秀單位”。
(六)環境執法監督治理
推動全省環境監察機構標準化建設達標任務,南京、無錫、蘇州、南通和泰州市開展執法績效評估試點任務。共出動人員61.58萬人次,檢查企業23.67萬廠次,立案查個人空間處3587家違法企業,掛牌督辦重點案件5瑜伽場地04件。繼續深刻開展凸起環境問題集中整治任務,組織開展兩輪危險廢物專項執法行動,省廳檢查企業560家;開展涉重企業專項整治行動,檢查企業957家,依法取締關閉6家,停產整治17家;開展全省36家苯酐及富馬酸生產企業專項檢查,關閉取締2家,停產整改10家,行政處罰5家;對全省72個湖庫型集中式飲用1對1教學水源地開展自查自糾。下發《江蘇省秸稈禁燒任務考察及獎勵辦法》,累計出動秸稈禁燒巡視人員近萬人次,秸稈焚燒火點同比減少。
深刻開展環境平安百日年夜檢查,排查企業4091家、化工園區58個、縣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源地107個及尾礦庫12個,整改嚴重環境風險隱患9個。
13個省轄市及瑜伽教室26個縣(區)獲得編辦批復成立環境應急機構,全省專職應急人員編制204名。聯合省有關部門組織開展了“長安1號”長江飲用水源地突發環境淨化事務綜合演練,各地組織開展實戰型環境應急演練20余次,桌面推演10余次。組教學織召開長三角地區突發環境淨化事務應急聯動任務會議,樹立健全次生環境淨化事務的聯合處置和信息共享機制,聯合省安監局、省公安廳下發《關于進一個步驟做好生產平安變亂次生環境淨交流化應急處置任務的告訴》和《關于進一個步驟加強江蘇省高速公路危險化學品運輸車輛路況變亂次生環境淨化應急處置任務的瑜伽場地告訴》。在無錫樹立首個省級環境應急物資儲備基地。
省及13個省轄市均建成淨化源監控中間,并與環保部聯網運行。836家國控重點企業安裝淨化源自動監測設施,安裝率為99.5%;835家完成了驗收,驗收率98.4%。組織開展氮氧化物排污費征收專項稽察,對全省30萬千瓦以上電力企業及部門重點企業進行稽察。全年征收排污費21.36億元,此中省級舞蹈教室審定征收40家30萬千瓦以上電力企業二氧化硫排污費1.13億元。
接報環境突發事務信息77起,由于應對及時,均未形成嚴重環境影響。省廳領導24人次參加接訪,招待群眾33批100人次,觸及34件環境信訪問題;帶案下訪193人次,觸及187家企業220個問題。117個市、縣(市、區)環保局領導1287人次參加接訪,觸及781件環境信訪問題;帶案下訪1341人次,會議室出租觸及1399件環境問題,解決了一批久拖不決的環境信訪問題。全省環保部門共受理群眾環境訴求77209件/次,排查出547件環境牴觸糾紛,已化解507件。
(七)宣傳教導和國際交通
“生態江蘇外行動”宣傳活動周全展開,舉辦首屆“生態文明號、生態文明使者”評選,以及“綠色經濟”環省行采訪報道、“守護我們的家園”電視直播等系列年夜型宣教活動。編寫出書全省干部培私密空間訓教材《生態文明建設工程讀本》,開通江蘇環保政務weibo,樹立全省環境輿情監測機制。組織主流媒體深刻開1對1教學展宣傳報道,全年新華日報發稿126篇,江蘇電視臺80條,中國環境報360篇,中心電視臺7條。評選省級綠色學校(幼兒園)91所,省級綠色社區131家,省級綠色家庭46戶。省環保宣教中間增掛“江蘇省環境保護公共關系協調研討中間”牌子。
招待來自瑞典、丹麥、澳年夜利亞、japan(日本)、韓國、德國等國家30多個外國代表團的來訪。分別與澳年夜利亞維多利亞州環境部、西班牙巴斯克自治區環境部、韓國京畿道環小樹屋境局、新加坡國際企業發展局簽署環保友愛交通一起配合協議。與瑞典貿易委員會在南京一起配合舉辦“女兒說的是實話,其實因為婆婆對女兒真的很好,讓她有些不安。”藍玉華一臉疑惑的對媽媽說道。了“中國—瑞典廢棄物治理研討會”,與丹麥駐華領事館聯合舉辦“江蘇—丹麥環保交通會”,與韓國忠清南道環境綠地局分別在南京、韓國年夜田市舉辦了第17、18屆環境行政交通會。與japan(日本)福岡縣環境部構建環境技術交通一起配合平臺,重點推進農村生涯污水處理等領域的一起配合。
召開“中國白蟻防治氯丹滅蟻靈替換示范項目”總結年夜會,全球 TC:9spacepos273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