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答中外記者問_中國一包養價格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requestId:688faee61e18c7.06130262.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定于3月7日(星期一)下午3時在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主持人:

媒體朋友們,大家好。歡迎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記者會。本場記者會的主題是“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大會新聞中心很高興地邀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先生出席新聞發布會并回答大家的提問。下面請國務委員王毅先生同大家交流。

2022-03-07 15:03:26

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 王毅: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下午好!很高興同大家再次見面。對世界來說,今年又是一個充滿挑戰的年頭。新冠疫情仍未徹底戰勝,烏克蘭危機又接踵而來,本來就充滿不確定性的國際形勢變得更加復雜動包養軟體蕩。在這樣一個重要時刻,各國需要的是團結而非分裂,是對話而非對抗。作為負責任大國,中國將繼續高舉多邊主義旗幟,同所有愛好和平、謀求發展的國家一道,加強團結合作,攜手應對挑戰,持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努力為世界開辟光明和美好的未來。

下面我愿回答大家的提問。

2022-03-07 15:03:52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

我們都知道,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這在當前國際形勢和新冠疫情這樣一個局面下實屬難能可貴。有國際人士評論認為,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時相比,今天的中國更加自信、強大,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今非昔比。您對此怎么看?

2022-03-07 15:04:57

王毅:

在中國和包養網推薦國際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北京冬奧會確實取得了圓滿成功,我們為世界奉獻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奧運盛會,讓世界看到了一個更加自信、自強、開放和包容的中國。近7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約170位官方代表出席了開幕式,他們以實際行動體現了對中國的支持。在此,我要向所有參與和支持北京冬奧的各國朋友們表示衷心感謝。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不僅是中國的成功,也是世界的成功;不僅是體育的勝利,更是團結的勝利。此次冬奧會,恰逢奧密克戎病毒肆虐、地區熱點問題升溫,同時還受到少數國家的政治干擾包養和破壞。但讓我們感到鼓舞的是,大多數國家和人民都選擇團結在奧林匹克精神之下,為深受疫情困擾的人們注入了希望,為動蕩不安的世界帶來了信心。

現在,各國運動員正在冬殘奧會賽場上努力拼搏。我相信,冬奧期間匯聚起的團結與合作之光必將穿透陰霾和風雨,照亮人類攜手前行的未來之路。謝謝!

2022-03-07 15:06:59

路透社記者:

俄軍在烏克蘭的行動已經擴展到非軍事設施,導致許多平民喪生,產生了150萬難民,中方是否對此感到失望?中方為何尚未將此描述為入侵。您是否擔心中方因拒絕譴責俄羅斯會損害自身的國際地位?中方是否能作更多努力,包括通過利用同俄羅斯和普京總統的伙伴關系幫助解決沖突?

2022-03-07 15:08:02

王毅:

烏克蘭局勢是國際社會當前最關心的問題,中方已經多次闡明我們的立場,我們始終本著客觀公正態度,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獨立自主地作出判斷、表明主張。應該看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烏克蘭局勢發展到今天,原因錯綜復雜。解決復雜問題,需要的是冷靜和理性,而不是火上澆油、激化矛盾。中方認為,要化解當前危機,必須堅持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尊重和保障各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必須堅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則,照顧當事方的合理安全關切;必須堅持通過對話談判,以和平方式解決爭端;必須著眼地區長治久安,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機制。

當前,國際社會應聚焦兩大問題繼續努力。

第一,要勸和促談。中方在這方面已做了一些工作,一直同各方保持密切溝通。沖突發生第二天,習近平主席應約同普京總統通話的時候,就提出我們愿意看到俄烏雙方盡早和談。普京總統也作出了積極回應。俄烏雙方已經談了兩輪,我們希望即將開啟的第三輪談判能取得新的進展。中方認為,形勢越緊,和談越不能停止;分歧越大,越需要坐下來談判。中方愿繼續為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也愿意在需要的時候同國際社會一道開展必要的斡旋。

第二,要防止出現大規模人道主義危機。中方愿就此提出六點倡議:

一是人道主義行動必須遵守中立、公正的原則,防止將人道問題政治化;二是全面關注烏克蘭的流離失所者,幫助他們得到妥善安置;三是切實保護平民,防止烏境內出現次生人道災害;四是保障人道援助活動順利、安全開展,包括提供快速、安全、無障礙的人道主義準入;五是確保在烏克蘭外國人安全,允許他們從烏克蘭安全離開,并為他們回國提供幫助;六是支持聯合國在對烏克蘭人道援助方面發揮協調作用,支持聯合國烏克蘭危機協調員的工作。

中方愿為克服人道主義危機繼續作出自己的努力。我也在此宣布,中國包養紅十字會將盡快向烏克蘭提供一批緊急人道主義物資援助。

2022-03-07 15:14:05

鳳凰衛視記者:

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進入動蕩變革期,烏克蘭局勢證明了這一點。國際社會對此憂心忡忡,擔憂世界再次面臨分裂和對抗的風險,形成新的冷戰,對此您怎么看?

2022-03-07 15:15:16

王毅:

當今世界確實很不太平,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在一幕幕向我們展開。個別大國為了維護其霸權地位,重拾冷戰思維,制造陣營對立,進一步加劇了動蕩與分裂,讓本來就問題纏身的世界雪上加霜。

我們應該怎么辦?中方堅定認為,正確的出路就是在多邊主義旗幟下加強團結合作,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在全球性危機的驚濤駭浪里,各國不是乘坐在190多條小船上,而是乘坐在一條命運與共的大船上。小船經不起風浪,巨艦才能頂住驚濤駭浪。”

當務之急是維護和平。和平是一切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我們要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包養俱樂部持續的安全觀,摒棄獨享安全、絕對安全的想法,堅持通過談判停止沖突,通過對話解決爭端,通過合作增進互信,共同建設持久和平的世界。

第二是促進團結。世界因多樣而精彩,差異不應成為對抗的理由。我們要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倡導全人類共同價值,反對霸權強權,反對集團政治,捍衛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為基礎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發展。

第三是堅持開放。經濟全球化是時代潮流,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也不能被地緣競爭所割斷。我們要反對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孤立主義,堅定維護自由、公平、非歧視的多邊貿易體制,拆掉小院高墻,共建開放市場。

第四是加強合作。面對全球性挑戰,沒有國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沒有國家可以獨善其身。我們包養網必須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在應對新冠疫情、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等全球性問題上加強溝通協調,凝聚最大公約數,畫出最大同心圓。

面對動蕩變革的世界,中國始終代表著穩定性和正能量,始終站在歷史前進的正確方向上。我們將繼續胸懷天下、擔當盡責,堅定不移地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一道,合力謀發展,一起向未來。謝謝!

2022-03-07 15:17:18

今日俄羅斯國際通訊社記者:

請問西方對俄羅斯和中國日益增長的集體制裁壓力將如何影響俄中關系的進一步發展?謝謝。

2022-03-07 15:18:59

王毅:

中國和俄羅斯我們都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彼此最重要的緊密鄰邦和戰略伙伴。中俄關系作為世界上最關鍵的雙邊關系之一,我們的合作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利益和福祉,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去年,我們雙方共同紀念《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簽署20周年。在日趨復雜的國際戰略環境下,這一條約所承載的世代友好、合作共贏理念,不僅對中俄雙方,而且對世界各國都具有十分積極和現實的借鑒意義。

我愿強調指出,中俄關系具有獨立自主價值,建立在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基礎之上,更不受第三方的干擾和挑撥。這既是對歷史經驗的總結,也是對國際關系的創新。不久前,兩國共同發表《關于新時代國際關系和全球可持續發展的聯合聲明》,清晰無誤地向世界表明,我們共同反對重拾冷戰思包養妹維,反對挑動意識形態對抗,主張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主張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

中俄關系發展有著清晰的歷史邏輯,具有強大的內生動力,兩國人民的友誼堅如磐石,雙方的合作前景十分廣闊。不管國際風云如何險惡,中俄雙方都將保持戰略定力,將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不斷推向前進。

2022-03-07 15:20:45

新華社記者:

近日,我們關注到中國從烏克蘭陸續撤出了多批中國公民。我們注意到中國駐烏克蘭使領館克服困難,做了大量組織協調工作,保護了在當地公民的安全。在報道中我們也看到有中國留學生非常動情地說,護照就是硬通貨,因為我們身后有強大的祖國。請問外長,您對此怎么看?能否介紹一下有關情況?

2022-03-07 15:20:58

王毅:

隨著烏克蘭局勢不斷緊張升級,黨中央、國務院高度牽掛每一位在烏同胞的安危。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多次過問,要求全力確保中國公民的安全。外交部啟動領事保護應急機制,與烏克蘭、俄羅斯及周邊國家保持外交溝通,并向在烏同胞發出了安全預警和提醒。

現地局勢發生突變后,我們組織在烏同胞抓緊安全避險,為遇到困難的同胞及時提供幫助。同時,抓住戰局中出現的時間窗口組織緊急撤僑行動。駐烏克蘭使館、駐敖德薩總領館的外交人員,多次深入火線,為中國公民撤離打開安全通道。中國在烏克蘭各個鄰國的使館也晝夜運轉,全力安置轉運我國同胞。國內各部門、各地方密切協調,迅速派出多架包機,從歐洲陸續接回離烏公民。

在組織中國公民避難和撤離過程中,烏克蘭政府和社會各界給予了友好協助,俄羅斯、摩爾多瓦、羅馬尼亞、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白俄羅斯等國也提供了寶貴支持,體現了對中國人民的深厚情誼。我謹代表中方,向各國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感謝!

在撤僑行動中,我們在烏克蘭和周邊國家的華人華僑、留學生、中資機構全面動員,互施援手,再次體現了中國人患難與共的傳統美德,我也要向同胞們表示誠摯的慰問。

目前,還有一些同胞由于當地局勢和個人原因仍然滯留在烏克蘭,我們時刻掛念著他們,與他們隨時保持聯系,根據他們的需求,為他們提供一切可能的幫助。

世界并不太平,有一位網友留言表示,我們并不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世界,但很幸運有一個和平的祖國。外交為民永遠在路上。我們愿繼續用行動告訴每一位海外同胞,無論什么時刻、無論身處何方,你的身邊有我們,你的背后是祖國!謝謝!

2022-03-07 15:25:34

美國全國廣播公司記者:

您近期敦促美方“重拾理性務實的對華政策”,推動雙邊關系“重回正軌”,并表示愿考慮同美方在“重建更好世界”全球基礎設施倡議上進行協調。但考慮到全面對華競爭已成為美兩黨共識,您是否擔心中美關系下一步會持續惡化?

2022-03-07 15:27:24

王毅:

去年以來,習近平主席同拜登總統舉行視頻會晤并兩次通話,雙方在多個層級也開展了對話交往。我們注意到美方領導人和一些高官相繼表示,美方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對抗。但令人遺憾的是,這“四不一無意”的表態始終飄浮在空中,遲遲沒有落地。擺在我們面前的事實是,美方仍不遺余力地對中國開展零和博弈式的“激烈競爭”,不斷在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問題上攻擊挑事,接連在國際上拼湊打壓中國的“小圈子”,不僅損害兩國關系大局,也沖擊國際和平穩定。這不是一個負責任大國應有的樣子,也不是一個講信譽國家所做的事情。中國作為一個主權獨立國家,我們完全有權利采取必要措施堅定捍衛自身的正當利益。

中方認為,大國競爭不是時代主題,零和博弈不是正確選擇。在一個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時代,中美兩個大國如何找到正確相處之道,既是人類社會沒有遇到過的課題,也是兩國必須共同解開的方程式。

今年是“上海公報”發表50周年。回首歷史,中美雙方包養一個月價錢本著求同存異精神,以合作代替對抗,造福了兩國人民,也促進了世界和平與繁榮。展望未來,雙方應當重拾融冰初心,重整行裝出發,用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三原則”替代競爭、合作、對抗的“三分法”,推動美國對華政策重回理性務實的正軌,推動中美關系重回健康穩定的正道。

2022-03-07 15:29:20

埃菲社記者:

您認為日益密切的中俄關系以及烏克蘭危機是否會影響中國同歐洲的關系?

2022-03-07 15:30:05

王毅:

中歐和中俄關系完全是兩個問題。就中歐關系而言,我們認為中國和歐洲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也是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更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中歐關系不針對、不依附、也不受制于第三方。雙方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基礎上開展對話合作,將為動蕩的世界局勢提供更多穩定因素。

我們看到,中歐合作去年取得積極成果,我僅舉兩個例子。一個是中國同歐盟的貿易額,首次突破8000億美元,充分說明中歐經貿關系高度互補。還有一個數字,去年中歐班列開行15000多列,同比增長29%,為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確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也為促進全球經濟復蘇發揮了積極作用。

當然,還是有些勢力并不愿看到中歐關系穩定發展,編造所謂“中國威脅”,炒作對華競爭,鼓吹“制度性對手”,甚至挑起制裁和對抗。我希望中歐雙方都對此予以高度警惕。中歐合作已經歷經幾十年風雨,植根于堅實的民意基礎、廣泛的共同利益、相似的戰略訴求,具有強大韌性和潛力,任何勢力都不能也無法逆轉。

中方始終從戰略和長遠角度看待中歐關系,中國的對歐政策保持穩定堅韌,不會因一時一事而改變。我們將繼續支持歐洲獨立自主,支持歐盟團結繁榮。同時,我們也希望歐洲能夠形成更為獨立、客觀的對華認知,奉行務實、積極的對華政策,共同反對制造“新冷戰”,共同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

下一步,中歐雙方要辦好中國—歐盟領包養網導人會晤等重要政治議程,加強戰略對接,拓展務實合作,推進多邊協調,深化人文交流,妥善管控分歧,攜起手來共同為世界多做一些實事和好事。謝謝!

2022-03-07 15:33:02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廣記者:

王國委您好,我的問題有關“一帶一路”。自2013年提出以來,“一帶一路”在世界范圍內引起非常大的反響,我們也看到它的增速非常明顯。但近年來,可能受到因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一帶一路”發展勢頭似有所減弱,中方如何看待這一情況?將采取怎樣的措施?

2022-03-07 15:34:58

王毅:

盡管受到疫情等因素的沖擊,但是我們看到共建“一帶一路”仍然保持著良好的勢頭。

過去一年來,“一包養軟體帶一路”基礎設施的“硬聯通”扎實推進。中老鐵路、以色列海法新港等重大項目順利竣工,中巴經濟走廊、比雷埃夫斯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等運營都在穩步推進。中歐班列開行量和貨運量再創歷史新高,為各國經濟復蘇提供了強勁動力。

“一帶一路”規則標準的“軟聯通”亮點紛呈。去年以甜心花園來,又有10個國家同中國簽署了“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大家庭成員達到了180個。我們還成功舉辦“一帶一路”亞甜心寶貝包養網太區域國際合作高級別會議,“一帶一路”疫苗包養合作和綠色發展伙伴關系倡議得到廣泛支持。

“一帶一路”互幫互助的“心聯通”持續深入。我們全力馳援各國抗疫,同20個發展中國家開展疫苗聯合生產合作,其中大部分面向“一帶一路”國家。還有一大批“小而美”項目穩步實施,幫助共建國家民眾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這些事實充分說明,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伙伴不斷擴大,合作基礎日益牢固,合作前景更加廣闊,必將為后疫情時代的世界開辟新的發展前景。

接下來,我們將按照習近平主席去年在第三次“一帶一路”建設座談會上提出的要求,同國際社會一道,繼續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努力實現更高合作水平、更高投入效益、更高供給質量、更高發展韌性,將“一帶一路”打造成造福世界的“發展帶”、惠及各國人民的“幸福路”。

2022-03-07 15:37:23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

美國正以亞太地區作為戰略重點,有學者認為,這可能制衡中國的影響力。中國如何評估“印太地區和印太四國”的概念,它會對本區域帶來什么影響?謝謝。

2022-03-07 15:38:27

王毅:

美國的“印太戰略”正在成為集團政治的代名詞。我們看到,美方打著促進地區合作的旗號,玩弄的卻是地緣博弈的把戲;高喊要回歸多邊主義,實際上卻在搞封閉排他的“俱樂部”;聲稱要維護國際規則,但卻試圖另搞一套自己的“幫規”。從強化“五眼聯盟”,到兜售“四邊機制”、拼湊三邊安全伙伴關系、收緊雙邊軍事同盟,美國在亞太地區排出的“五四三二”陣勢,帶來的絕不是什么福音,而是攪亂地區和平穩定的禍水。

“印太戰略”的真正目的是企圖搞印太版的“北約”,維護的是以美國為主導的霸權體系,沖擊的是以東盟為中心的區域合作架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構,損害的是地區國家的整體和長遠利益。這股逆流與地區國家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圖共贏的共同愿景背道而馳,注定是沒有前途的。

亞太是合作發展的熱土,而不是地緣政治的棋局。中國始終扎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對于符合地區實際、滿足各方需要的倡議,我們都表示歡迎;對于挑撥地區對包養網比較抗、制造陣營對立的主張,我們都堅決反對。中方愿同各方一道,明辨是非,堅守正道,抵制“印太”對抗“小圈子”、共筑亞太合作“大舞臺”,攜手邁向亞太命運共同體。謝謝!

2022-03-07 15:39:02

人民日報記者:

王國委您好,世界經濟復蘇面臨嚴峻挑戰,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和期待。您能否介紹倡議推進落實的最新進展?謝謝。

2022-03-07 15:42:13

王毅:

確實,疫情嚴重沖擊全球發展進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遭受到重創。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鄭重提出全球發展倡議,目的就是呼吁各國更加重視發展問題,從而形成合力,共迎挑戰。

倡議最核心的理念是以人民為中心,最重要的目標是助力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倡議高度契合各方需要,迅速得到聯合國以及近百個國家的響應支持。今年1月份,“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首次會議,超過一百個國家和20多個國際組織的代表齊聚一堂,為落實倡議凝聚了更廣泛的國際共識。

中方一向認為,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我們愿同各方一道,從四個方面推動倡議逐步落地:

一是對接重點領域。聚焦發展中國家當前面臨的最緊迫課題,尤其是減貧脫貧、糧食安全、經濟復蘇、就業培訓、教育衛生、綠色發展等,在這些領域開展務實合作,助推2030年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如期實現。

二是對接各國需求。秉持開放包容的伙伴精神,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歡迎各方結合自身實際需求或優勢資源靈活參與這個倡議。

三是對接合作機制。我們愿同所有感興趣的國家和地區還有國際組織尤其是聯合國系統攜手合作,我們也愿意同小島嶼、內陸、最不發達國家發展進程協同增效,發揮各自優勢,形成全球合力。

四是對接各界伙伴。重視私營部門、非政府組織、專家智庫、媒體等各界各方面在落實2030年議程中的作用,歡迎各方建言獻策、積極參與。

總之,全球發展倡議是繼“一帶一路”之后,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又一重大倡議,是對全球發展合作的“再動員”,是對以人民為中心這一核心人權理念的“再確認”,為縮小南北鴻溝、破解發展不平衡提出了“路線圖”,也為推進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了“加速器包養”。我們愿同各國一道,積極探索并落實好這一重要倡議,不讓任何國家掉隊,不讓任何訴求被忽視,也不讓任何一個人落伍,共同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

2022-03-07 15:46:22

亞洲新聞臺記者:

去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自那以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請問接下來在面臨著疫情、南海、緬甸等問題的挑戰,中國計劃如何深化與東盟的關系?

2022-03-07 15:46:57

王毅:

30年前,中國和東盟建立對話關系,走在了地區合作的前列。30年后,中國和東盟又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樹立了睦鄰友好的典范。30年來,中國和東盟順天時、應地利、聚人和,走出了一條鄰里相親、合作共贏的光明大道,打造了最具活力和潛力的區域合作樣板。

中國東盟關系沒有最好,只會更好。展望未來,中方愿同東盟國家一道,不忘維護穩定安寧的初心,秉持實現共同發展的使命,堅持互諒互讓、互幫互助的鄰里相處之道,推動雙方關系像奔馳在中老鐵路上的列車一樣快速前行,在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方面不斷取得新成果,更好造福雙方人民。

我們要做國際抗疫合作的倡導者。深化疫苗聯合生產、關鍵藥物研發等領域合作,讓雙方構筑的“健康之盾”牢不可破,搭建的“快捷通道”“綠色通道”運行 TC:sugarpopular900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